UXPaper Note#3-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Section on Beauty,Goodness, and Usability
論文名稱: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Section on Beauty,Goodness, and Usability
論文作者:Donald A. Norman
論文期刊: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19, pp. 311–18.
文獻連結: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207/s15327051hci1904_1
閱讀扎記:
人們對於美感的認識跟了解,已經有成千上萬年的歷史了。不過其定義與解釋仍然是許多領域學者的爭論議題。作者Donald Norman曾經試著跟一位藝術史學者解釋自己對於美感的理論,但最後史學家完全無法接受Norman將美感區分為三個層級的解釋,Norman因此最後選擇放棄這場對話。
這對話不單單是心理學家跟史學家對於相同概念的理解不同而已,其實背後是長久以來科學文化與文學文化之間的差異。彼此之間可以互相弭補各自的不足,但是中間卻有太多需要跨過去的文化與溝通隔閡。以至於互相嘲笑與挑戰對方的論點。
美感在每日生活的重要性是雙方都贊同的點,但只有這一點達成共識。因為將美感如此抽象的概念給予解釋與定義,挑起了持續許多世紀的爭辯與討論。與此有關的議題由此而出,有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與術語試著去解釋美感,也有人試著用相同的概念去解釋完全不同的現象。
在HCI領域強調易用性已經很久了,需要往互動帶來的情緒以及美感邁進,因此我們需要對美感有更清楚的認識。雖然對於美感、愉快以及情緒的研究數量有增加的趨勢,但這個研究領域很新,仍沒有屬於自己的術語、理論跟研究方法。
Noam Tractinsky曾經發表一系列的文章,談到美感跟易用性的關係,某個文章標題甚至提到”美麗的東西就是好用的”。Marc Hassenzahl以這些文章為出發點進行研究,其結果與Noam是矛盾的,證明美感與音樂撥放器的易用性之間沒有關係。
雖然美感與易用性沒有關係,但Marc卻在其研究文獻中提出非常有意思的結論。美感上不同但功能相同的音樂撥放器,在表現上會被評為不同的分數,但這分數的差別不是美感的差別,而是優良(goodness)的差別。
優良指的是某事物要成為好的事物所需要的特性與狀態,並且由三個特性綜合而來的:實用價值(例如我們從互動中感受到的易用性)、享樂辨認以及心智努力(完成特定任務需要耗費的認知工作量)這三者的感想與印象。而美感單純受到享樂辨認影響。這個結論很好地解釋了Marc的研究發現。
當我們被問到”這個手機好不好用?”的時候,其實我們在想的是”這個手機優不優良?”。而我們會去回想使用這支手機的狀況以及這支手機本身給你的印象,以衡量手機的優良程度。手機的優良程度會受到易用性和美感影響,不過美感跟易用性彼此不會互相影響。儘管我們知道了這個關係,我們還是得回到一開始的議題:什麼是美感。Donald Norman便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一開始有提到Norman將美感區分成三個層級,是定義三個處理美感的層級,產生三個不同等級的美感。分別是感性層級、行為層級與反應層級。感性層級是對於接收到的資訊進行即時判斷,好或壞安全或是危險,跟接收到的物件有關。這個層級的美感較為膚淺,例如圖像處理。行為層級則是自身真實經驗與期待之間的關係。例如當你使用產品,符合你對其的期待,它就會對你產生正面影響。反應層級與其他層級不同,這個層級是需要去思考跟理解,透過自身過往經驗、自我形象與個人價值去評估。
不過這個論點也受到挑戰,特別是感性層級備受爭議。Marc Hassenzahl認為感性層級所代表的,”對於接收到的資訊進行即時判斷”所帶來的東西不應該跟美感畫上等號。此外,這個理論的定義不夠明確,因為這個理論依舊圍繞在其所屬的領域中,而且並不能夠去證實這三個層級與美感之間的關係是不是真的如同假設一樣。
這篇文獻是作者將審稿者對於Marc Hassenzahl的文章”The Interplay of Beauty, Goodness and Usability in Interactive Products”做的評論的整理,加上自己的看法與論點。
最後作者自己並沒有完全接受這篇文獻中所有被提到的論點,這篇文章也沒有解決所有對美感的質疑。但作者希望將這些資料放在一起,幫助讀者們去做判斷與思考,甚至提出質疑與疑問。其實最好的方法還是進一步做研究,為理論提供進一步的發展,為了更加認識美感,甚至優良、愉快與其他組成UX的因素。
每個人對於美的定義都不同,標準也都不同。我個人對於美感能不能找到單一的解釋與概念架構是不看好的。各個學術領域之間的差別不單純是術語不同,背後的思維邏輯可能也有不同,將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結合一起是不太可能的。
仔細想想,之所以我們需要將不同學術領域的理論結合在一起,主要是因為”美感”非常抽象,我們很難單純透過一個學術領域的標準去精準定義它。再來,美感本身涵蓋的範圍相當龐大,因此許多學術領域都可以試著透過自己的觀點去解釋它。導致許多學術領域很難在這方面取得共識。
但我們仍然需要與不同領域的人合作,知道其他對於美感的不同觀點,增加對於美感的認識廣度。同時我們也需要幫助設計工作者,如何將美感與優良的概念套用在產品設計上,不單純是產品外觀,整個產品內容如何讓使用者感受到所謂的”反應層級的美感”也是我們未來應該努力發展與研究的議題。
論文名稱: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Section on Beauty,Goodness, and Usability
論文作者:Donald A. Norman
論文期刊: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19, pp. 311–18.
文獻連結: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207/s15327051hci1904_1